全球电商竞争从流量争夺升维至供应链体系对抗,双百亿计划本质是跨境电商平台应对产业变局的核心战略响应。
2025年初,跨境电商巨头SHEIN同步推出“爆单计划”(百亿流量扶持)与超百亿供应链基建投入,形成覆盖前端销售与后端制造的全链路赋能体系。这一战略的出台并非孤立行动,而是多重产业矛盾与技术变革交织下的必然选择——全球电商竞争进入深水区、中国制造出海面临效率瓶颈、产业带卖家亟需系统性赋能、新质生产力出海上升为国家战略。双百亿计划以“流量+基建”的双引擎模式,直指中国供应链全球化的核心痛点,其背景可解构为四个关键维度。
一、全球电商竞争格局剧变:从价格战到体系战
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结构性洗牌。亚马逊于2024年底推出低价商店“Amazon Haul”,以资本优势挤压中小卖家利润空间;中东、拉美等新兴市场虽增长迅猛,但本土电商平台加速崛起,对国际玩家形成围剿17。单纯流量补贴已无法构筑护城河,平台需通过全链路能力输出建立差异化壁垒。
SHEIN的“爆单计划”正是对此的精准回应:
数据驱动的全球化经验开放:基于150多个国家消费节点构建营销日历,将欧美圣诞季、中东斋月等高峰转化为可复用的销售模板,降低卖家试错成本;
全生命周期商家进阶机制:从“种子商家”到“跨境星店”的分级扶持,匹配流量倾斜、买手指导、数字化工具(如商品诊断、备货建议系统),使浙江家居企业朱晨宇的销售额一年内从2300万跃升至3300万美元。
此维度揭示:流量竞争已升维为“全球化运营能力”的体系化输出。
二、产业带出海痛点倒逼:从“野蛮生长”到“精准导航”
中国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核心矛盾凸显:
需求洞察断层:海外节日消费场景与国内差异巨大(如家居装饰品在海外节日需求高频),卖家难以及时调整产品策略;
爆单承载能力薄弱:订单激增常导致库存崩溃与物流延迟,180万美元单日销售额背后是供应链的极限承压。
双百亿计划通过双向赋能破解困局:
前端数字化导航:SHEIN品类团队提前预警销售节点(如斋月备货周期),指导优化产品标题、详情页设计,使广州服饰品牌中东订单占比突破40%;
后端柔性供应链支撑:肇庆智慧产业园的智能分拣系统可动态调节订单优先级,确保爆单期间物流效率提升40%。
产业带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数据+基础设施双轨护航” 的新模式由此确立。
三、供应链效率革命:破解中国制造的“微笑曲线”困局
传统代工模式使中国制造长期卡在价值链底部。SHEIN的百亿供应链投入直指三大瓶颈:
跨境物流时效滞后:商品从生产到海外消费者需20-30天,远落后于本土电商;
制造响应僵化:大批量订单生产模式难以适配碎片化需求。
智慧供应链矩阵成为破局关键:
分布式枢纽网络:肇庆西部智慧产业园集成智能分拣与智造工厂,实现“订单-生产-分拨”72小时闭环,年出口服务能力达35亿元;
集约化资源整合:广州增城全球交付中心选址中欧班列枢纽,货物直通12国23城,三期投产后预计千亿级出口额。
该体系将传统供应链的“线性链条”重构为“需求-制造-交付”的动态网络,推动产业带向研发设计、品牌溢价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。
四、新质生产力出海:国家战略与平台使命的契合
“双百亿”计划与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出海的战略高度同频:
技术外溢效应:SHEIN向供应商开放自研数字化工具(如销售预测系统),使佛山家居企业库存周转率提升30%,技术普惠反哺制造升级;
就业与生态扩容:广州增城基地预计创造10万就业,带动仓储、物流、时尚贸易超百万岗位,“一产五城百商”生态初现雏形。
广东省服装协会陈韶通指出:SHEIN模式本质是通过“自主品牌+平台”双引擎,将供应链能力转化为产业带公共基础设施,使300城中小制造企业共享全球化红利。
从平台之争到生态体系之争
肇庆智慧物流园的分拣线每小时处理数万包裹,增城基地的自动导引车穿梭于百米高架仓——这些场景背后,是百亿流量与百亿基建协同催生的中国制造新范式。
双百亿计划远非短期商业策略,而是全球电商竞争范式转移的标志:当亚马逊以资本优势挤压市场时,SHEIN选择将十年积累的全球化洞察与供应链能力,转化为产业带出海的“操作系统”。其战略深意在于——跨境电商的终极战场,不再是平台间的流量厮杀,而是以数字化为纽带、智慧供应链为载体的生态体系竞合。中国制造的集体出海,由此开启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系统赋能”的新纪元。
2023-05-26
2023-02-15
2023-02-14
2023-02-13
2023-01-30
2023-01-30
2023-02-15 1
2023-02-14 1
2023-02-13 1
2023-01-30 1
2023-01-30 1